笔趣阁>朕真的不务正业> 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儿窃不是偷

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儿窃不是偷

作者:吾谁与归

推荐阅读:重生鉴宝:我真没想当专家说好假婚三年!将军怎么让我生三胎?重生九零霸王花创业系神豪:我要供养百万员工!我只想种地,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穿在逃亡前,开挂闷声发大财你娶平妻我高嫁,奉旨和离你哭啥?夫人快分手,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一品夫人要和离,高冷首辅急红眼为奴三年后,全家哭着求原谅?保姆开局,她成顶级权贵的心尖宠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,他后悔了!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人在华娱,职业奖励是间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!满级快穿,惹得禁欲反派宠妻上瘾都市:现在染上读瘾,以后就敢读博!天赋百分比斩杀,我反手攻速拉满一口造化鼎!从敲诈宗门开始无敌!你让我娶傻千金,还回来跪求我?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https://www.zwsm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李乐并没有坐下,他从收到请帖,就窝着一肚子的火,但是他能怎么办呢?
    面对晋党的威胁,李乐毫无还手之力,只能乖乖来到全晋会馆,见到这两个他一点都不想见到的人。
    李乐其实应该到全楚会馆找他的座师商量一二,但是他没有。
    王崇古坐定,挥了挥手,一应下人开始退去,现场只剩下了三个说话的人。
    坐。
    王崇古示意李乐坐下说话,这么站着,显得生分,这是好声好气好商量,他可是正二品的太子少保,李乐只是一个新入官场没几年的给事中,若是这个面子都不给,王崇古真的要翻脸不认人了。
    李乐只好坐下。
    张四维侧着身子,给李乐倒了一杯茶,才笑着开口说道:李乐,这新入官场大多数都会心高气傲,觉得能把这糟烂的世道变好,但是就是你的座主,元辅先生,他能成吗?他也成不了。
    且听我两句如何?
    咱们和北虏打了这么些年,从嘉靖二十九年打到了嘉靖四十五年,打赢了吗?没有。
    打的那叫一个血流漂杵,打的那叫一個生民苦楚,大同宣府本来有是四十二万户,两百余万口,嘉靖四十五年,就只剩下了二十多万户,一百多万口了。
    死的死,逃的逃,何等的凄惨?你说百姓们惨不惨?
    张四维喝了口茶,等待着李乐的回答,他也不着急,他说的都是事实,兵祸起时,受灾的只有百姓。
    这敌人打过来,往外跑就是,可说得好听,那路上的开销呢?到了地方的安置花费呢?百姓哪有那个余财?打起仗来,只有那缙绅能跑,百姓们就是兵祸的代价。
    兵祸之害,我自是知晓,隆庆议和,俺答封贡,的确安定了边方。
    李乐想了想,也承认了晋党的功劳,晋党促成了隆庆议和俺答封贡。
    张四维继续说道:咱们大明和北虏打了多少年?从吴元年开始算,打了二百零八年!
    打出结果了吗?没有。
    大明势大,他们就跑,大明势弱,他们就南下叩关犯边,你来我往,打了两百年了,北虏就像是那野草一样,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,一茬接着一茬。
    咱们苦,他们苦,众生皆苦。
    咱们这么说,这么继续打下去,能有个结果吗?神武如太祖高皇帝,勇武如成祖文皇帝,一共十八次北伐,最终弄的是国不安,民不宁。
    这隆庆议和,俺答封贡,是不是个结果呢?从成吉思汗到现在,北虏终于肯俯称臣了,他们自诩的黄金家族的可汗,终于肯接受大明的册封了,算是伏低做小了,这不起兵灾,让老百姓安安生生的活着,不是本务吗?
    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
    李乐认真思考了片刻,点头说道:屈辱就是屈辱,今日给北虏岁赐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,故不战,而强弱胜负已判矣,至于颠覆,理固宜然!
    故以地事秦,今以岁赐事虏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!
    李乐引用的书苏洵所著《六国论》,给北虏岁赐,给的越频繁,北虏的侵略的越是急切,所以即使没有征战,强弱胜负在岁赐出现的时候,就已经注定了,以致于颠覆,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儿。
    张四维只是笑了笑,要是能打赢,能打穿,能打的对方哭爹喊娘,能打的敌人望风而远遁千里,那自然是能开口说这种话,这不是打不赢吗?
    李乐这种给事中,平素里总是以养正气为务,哪里知道事务的困难?
    王崇古严肃的说道:马价银罢了,是买马的钱,不是岁赐。
    读书人的事儿,窃不是偷。
    张四维继续说道:从边方说回朝廷,高阁老,被一纸懿旨给打回家了,高拱若真的是那种不忠不孝的人,他真的不服这懿旨,咱数数这朝中的晋人,礼部兵部吏部户部都察院内阁辅京师总督兵务,宣府大同总兵总督,总要帮帮场子不是?
    奈何高阁老听闻了旨意,只是捶胸顿足了一番,还是回籍闲住去了。
    李乐看着张四维面色古怪的说道:此言大谬,高阁老回籍闲住,不是因为元辅先生在朝,户部王公乃是特立独行,志向高远之人,戚帅领兵十万镇守蓟州吗?
    张四维立刻问道:那怎么就能肯定,元辅先生不是下一个高阁老呢?
    这就是个张四维挖好的坑,等着李乐往里面跳。
    昨日是高拱,提拔了一大堆的晋人,而晋人通过同乡姻亲座师举荐等等方式,间接或者直接的控制了朝堂内外,甚至威胁到了陛下;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