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集 太子不走了
作者:丰收的西瓜
推荐阅读:华娱之修仙2002、快穿之女配她慈悲又核善、青年姜子牙、宇智波统治世界合情合理、重生,回到小姨抱私生子回家前、重回85:假少爷打猎养活全家、蘑菇屋:黄小厨,你的豆角没炖熟、完美世界:光环之主、特种兵夫妻同穿越带着村民奔小康、少打听我!、综影视:女配有了金手指、华娱:让你拍摄公益,赚了百亿?、重生古代我用灵异能复仇、兵王会读心,换亲的真千金被宠哭、港片: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、末世重启:女配的逆袭生存指南、两界情梦、撕碎平妻书:自立女户打脸记、迷恋责罚、仙道方程式、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https://www.zwsm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王丽话音一落,大堂一片寂静,落针可闻。
整个钦差团所有人都哑口无言,羞愧难当。
王丽的话语犹如一柄利刃刺入他们的痛处。
他们无法反驳,因为王丽所言句句属实。
王丽有点豁出去了,既然开言,那便言之务尽吧。
王丽不看这些人的脸色表情,又自顾自说了起来。
“我们滋阳县,四百个村庄,共有耕地6000顷,你们知道鲁王占地多少?”
大家都仰脸看着王丽,尤其是太子,更是表情急切,显然,大家很想知道这个数字。
王丽道:“鲁王占有四千顷,也就是说,整个滋阳,近七成土地是鲁王的。”
这时太子惊讶道:“为什么这么多?朝廷赐田规定鲁王土地不能过四千顷。”
贾开宗回道:“兖州府各县尚未统计结束,初步预计鲁王在衮州拥有过两万顷的耕地。
当然,鱼鳞册显示,鲁王拥有的土地正好四千顷,不违祖制。”
王丽道:“滋阳共6000顷耕地,平民拥有耕地不足千顷,而却要负担6000顷的赋税,农民只好投献,把自己的土地献给鲁王,鲁王收比朝廷少的多的赋税,这样,本该朝廷收的赋税便进了鲁王的口袋。”
太子恍然大悟道:“怪不得户部无钱无粮,怪不得内帑空空!”
王丽道:“太子殿下,你乃国之储君,你知大明是怎么收赋税的?”
太子朱慈烺一愣,想不到这小姑娘竟然向自己问。
太子语塞,对于赋税征收,他是知道一些,但又似乎不知,因为他没有实践,只是听师傅们讲了一些,而他们的师傅对赋税也是纸上谈兵,所以,此时的太子面对这个问题竟然无法回答。
太子支唔道:“这个……孤是知道一些……”
王丽看着窘迫的太子怒斥道:“一国之储君,竟然不知国家赋税如何征收?合理不合理?公平不公平?一国之储君,你可知道赋税问题是国之根本?”
这时,陈演等人同时大喊:“大胆!
竟敢斥责殿下。”
王丽看着陈演等大明高官,娇笑道:“陈大人!
你来回答一下大明的赋税问题。”
陈演怒道:“你一个田野村妇,有什么资格同太子殿下说话?有什么资格质问老夫?”
王丽道:“陈阁老,别拿官位压人,民生会不吃这一套,既然你们回答不出,那么我来回答,大明一条鞭法规定田赋、徭役、杂役统一折银征收,滋阳一亩好田丰年折银86文,包括了三饷。
可您知道滋阳普通有田农家要交多少,地方官吏征收要追加杂役来养活地方官吏,所以滋阳征收标准是一亩征收172文,按万历十年,滋阳有田4000顷,那么滋阳需向上交纳86乘4000再乘100等于两白银,而有三千顷是藩王和地主豪绅的,他们用各种方法少交或不交,所以有田的人家一亩要交688文,按丰年两石18两收益算,去掉种子肥料水等成本,收益是12两,就是说,农民收入的一半要被地方官吏收走,遇到荒年,征收照常,百姓只好卖了土地,甚至卖儿卖女,最终成为佃户、长工或流民。
太子殿下、阁老大人,你们不脸红吗?国家治理成这样,你们不愧疚吗?
86文的征收标准到了地方变成688文,人民如何不流离失所,卖儿卖女?
这样下去,你们覆灭就在眼前!
现在,我们民生会正在拯救大明,所以,鲁王之事,你们这些人的表现如同弱智儿。
有你们这等官吏治理国家,怪不得大明现今民不聊生呢!
王丽话音一落,大堂一片寂静,落针可闻。
整个钦差团所有人都哑口无言,羞愧难当。
王丽的话语犹如一柄利刃刺入他们的痛处。
他们无法反驳,因为王丽所言句句属实。
王丽有点豁出去了,既然开言,那便言之务尽吧。
王丽不看这些人的脸色表情,又自顾自说了起来。
“我们滋阳县,四百个村庄,共有耕地6000顷,你们知道鲁王占地多少?”
大家都仰脸看着王丽,尤其是太子,更是表情急切,显然,大家很想知道这个数字。
王丽道:“鲁王占有四千顷,也就是说,整个滋阳,近七成土地是鲁王的。”
这时太子惊讶道:“为什么这么多?朝廷赐田规定鲁王土地不能过四千顷。”
贾开宗回道:“兖州府各县尚未统计结束,初步预计鲁王在衮州拥有过两万顷的耕地。
当然,鱼鳞册显示,鲁王拥有的土地正好四千顷,不违祖制。”
王丽道:“滋阳共6000顷耕地,平民拥有耕地不足千顷,而却要负担6000顷的赋税,农民只好投献,把自己的土地献给鲁王,鲁王收比朝廷少的多的赋税,这样,本该朝廷收的赋税便进了鲁王的口袋。”
太子恍然大悟道:“怪不得户部无钱无粮,怪不得内帑空空!”
王丽道:“太子殿下,你乃国之储君,你知大明是怎么收赋税的?”
太子朱慈烺一愣,想不到这小姑娘竟然向自己问。
太子语塞,对于赋税征收,他是知道一些,但又似乎不知,因为他没有实践,只是听师傅们讲了一些,而他们的师傅对赋税也是纸上谈兵,所以,此时的太子面对这个问题竟然无法回答。
太子支唔道:“这个……孤是知道一些……”
王丽看着窘迫的太子怒斥道:“一国之储君,竟然不知国家赋税如何征收?合理不合理?公平不公平?一国之储君,你可知道赋税问题是国之根本?”
这时,陈演等人同时大喊:“大胆!
竟敢斥责殿下。”
王丽看着陈演等大明高官,娇笑道:“陈大人!
你来回答一下大明的赋税问题。”
陈演怒道:“你一个田野村妇,有什么资格同太子殿下说话?有什么资格质问老夫?”
王丽道:“陈阁老,别拿官位压人,民生会不吃这一套,既然你们回答不出,那么我来回答,大明一条鞭法规定田赋、徭役、杂役统一折银征收,滋阳一亩好田丰年折银86文,包括了三饷。
可您知道滋阳普通有田农家要交多少,地方官吏征收要追加杂役来养活地方官吏,所以滋阳征收标准是一亩征收172文,按万历十年,滋阳有田4000顷,那么滋阳需向上交纳86乘4000再乘100等于两白银,而有三千顷是藩王和地主豪绅的,他们用各种方法少交或不交,所以有田的人家一亩要交688文,按丰年两石18两收益算,去掉种子肥料水等成本,收益是12两,就是说,农民收入的一半要被地方官吏收走,遇到荒年,征收照常,百姓只好卖了土地,甚至卖儿卖女,最终成为佃户、长工或流民。
太子殿下、阁老大人,你们不脸红吗?国家治理成这样,你们不愧疚吗?
86文的征收标准到了地方变成688文,人民如何不流离失所,卖儿卖女?
这样下去,你们覆灭就在眼前!
现在,我们民生会正在拯救大明,所以,鲁王之事,你们这些人的表现如同弱智儿。
有你们这等官吏治理国家,怪不得大明现今民不聊生呢!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