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>抗日: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> 第77章 青龙镇根据地

第77章 青龙镇根据地

作者: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

推荐阅读:恶霸上门来要名分了主母心声被偷听?照样反杀极品!大明:开局下葬爹娘,我带重八飞副本存活率0?我直接速通!全球警告,那个男人下山了凤命凰谋奔现当天,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?一人之下:我,张之维,嚣张的张重回90:从基层派出所开始走向巅峰双穿:从倒爷开始崛起1986: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大启审死官重生60:族谱把我除名,我猎物满屋你又急重生1983之杳窝棚八零娇女美又乖,高冷硬汉被拿捏山巅癫!孤身边全是神经病!宦海扁舟军统财神爷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https://www.zwsm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黄家的事情生之后,减租减息政策在青龙镇的推广就顺利了许多,有的大户人家甚至主动响应号召,将租子调到了五成。
    与其好人让八路军去做,还不如自己去做,果然为自己的家族赢得了好的口碑;
    什么林大善人、李大善人、王大善人都出来了,最重要的是八路军也认可。
    地主和佃户的矛盾得到了缓和,庄户人家劳动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,一亩地多打个斗,减租的损失又弥补了不少。
    在三连的政策感召下,减租减息在一个月内就推广到全镇,期间三连二排出兵青龙镇,将镇上的几个鬼子全部消灭;
    至此,三连的根据地扩展到整个青龙镇和邻近的几个村庄,总人口3万余人。
    云峰村的模式很快就推广到各村,每个村都成立了民兵连(排)、妇救会、村委会,青龙镇抗日自治政府也成立;
    由于缺乏地方管理人员,所以暂时由三连军管,沈振华兼任镇长,林辉任副镇长,协助沈振华处理政府杂务。
    三连也趁机扩充了不少人员,俘虏的伪军、黄家护卫队成员,去掉一些老弱病残后得兵1oo余人,每个排又增加了一个班。
    在沈振华的坚持下,三连的扩军一直保持谨慎态度,宁愿藏兵于民,也不愿多养部队。
    现在三连的四个排总兵力已经过千,每个排加上排部22o人,侦察班4o人,机炮排扩充到1oo人,辎重班4o人,连部4o人。
    装备九二重机枪6挺、飞雷炮6门、每个排12挺轻机枪,人手一支步枪,子弹充足。
    连部、二排、机炮排驻镇上,一排驻飞龙寨,三排、四排以班(组)为单位深入到各村训练民兵,带着民兵和老乡造地雷、挖地道;
    村和村之间也建立了密切联系,反扫荡时可以协同作战。
    华夏自古以来政权不下县,乡、村一级都是由乡绅统治,表面上说是无为而治,实则权力都在族长、乡绅手中,他们甚至可以私设公堂,决定民众的生死。
    妇女的地位更是低下,买卖妇女、打骂妇女,甚至动不动浸猪笼、活祭河神等;
    村委会成立后就接管了之前由乡绅、族长掌控的权力,废除浸猪笼、私设刑堂等封建残余。
    成立妇救会逐渐解放妇女,主张男女在政治上平等、婚姻自由,严禁买卖人口,兴办夜校,将八路军的相关政策不打折扣的推广到各村,逐步打造一个军民一体的抗日根据地。
    青龙镇上有常住人口3千余人,这是一个建在陉道上的小镇,没有铁路,只有一条通往阳城的官道穿镇而过。
    之所以能聚集人口成镇,一方面是陉道在青龙镇段最开阔,南北有数百米宽,东西长约五公里;
    地势相对平坦,拥有大量可耕种土地,另外还有一条西东走向的河流。
    镇上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,没有现代工业,只有一些小作坊和商铺,另外还有一所学校;
    因为连接阳城和安顺城,过往的客商比较多,镇上的商铺就有了存活下去的条件。
    太行山陉道众多,最着名的自然是太行八陉,青龙镇所处的只是一条不出名的小陉道,两侧的山地内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庄。
    现在这些村庄全部成了三连的根据地,但对于人口更加集中的青龙镇,三连并没有过多的涉及,原因就是三连还没有完全控制小镇的实力;
    一旦鬼子来扫荡,他们就会撤到大山里去,为了不给小镇居民带去灾害,沈振华和朱日东商量过后决定暂时只驻军,不深入展。
    民兵训练推广到全镇后,装备不足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;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